12月19日,北京精雕(东莞)公司周柏霖工程师,走进《机械专业导论课》课堂,把企业一线鲜活的知识,带进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的课堂,学院24级机械5班、6班全体学生,聆听了报告,反响热烈。
精雕周柏霖工程师作分享
周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制造2025年将面临劳动力素质亟需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两个挑战。精密制造业行业要接受挑战,从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柔性生产能力。
周老师特意指出数控加工行业目前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精密加工等领域,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口更大,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已成为数控加工企业最焦虑的问题。
周老师的内容取自行业、企业一线,图片、视频丰富,分享了智能制造摆脱对“人工经验” 的依赖:用CAM软件设计数控加工程序,规划刀具切削、在机测量、过程管控等作业的顺序。数控机床准确执行数控程序规划的工作动作和流程,创造性地将加工程序、测量程序、管控程序合并在一起,加工过程中在线监控,实时测量、实现补偿、摆脱对人工操作的依赖。
周柏霖从广东白云学院机械专业毕业,目前在精雕公司担任制造工程师及培训讲师,在精密加工技术上独当一面,他用从业9年的亲身经历,分析了制造行业的人才需求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提示在校的师弟师妹们,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所在。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图片、视频丰富,用典型的机床结构、真实的制造数据,为大一新生展示了一个典型精密制造专业的工作场景,学生深受启发,反应良好。(图文/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徐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