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建设举措执行情况

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定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培养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双师队伍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企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和继续教育的多功能基地。 

20240607104119359.png

(1)建立三级管理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2)对接产业需求和发展导向,组建智能制造专业集群。

(3)按照“产教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的思路,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开发一批典型工作任务导向“校企双元”课程。

(5)搭建服务地方产学研合作平台。

(6)引进企业兼职教师,组建“一课双师”教学团队。

(7)以赛促教、专创融合。将竞赛项目、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


预期成果达成情况

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建立,不仅代表了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产业学院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还带来了以下成果:

1、学科、专业建设得到较大提升

20240607104218819.png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培育学科通过验收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定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了IEET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3)机器人工程专业获校级特色专业。

2、课程开发、建设成效显著

20240607104318556.png

(1)开发 7门“校企双元”课程;

(2)《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获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一流课程);

(3)《工程材料》通过省级系列开放课程验收(省级一流课程);

(4)《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获2023年度省级一流课程认定;

(5)本年度有1门课程被认定为校级专创融合课程(机械制图),1门课程立项为专创融合示范课程建设课程(机械设计基础)。

 

3、教科研平台和项目成果丰硕

成功申报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2项。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

4、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师资团队

(1)培养教授1人、副教授5人,引进21名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选派了7名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

(2)1名教师参加第六届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大赛获一等奖。4名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学大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

5、大创和学科竞赛成果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广东省银奖(守门神---智能识别安检系统)、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广东省工科大学生实验综合技能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学科、行业竞赛中,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共计80余项。

6、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校级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7、其他成果。

4项企业横向课题,制定2项企业标准,学生毕业设计课题“12头自流式灌装机设计”在高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产应用,和东莞市米目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同申请专利2件。

20240607104543435.png

9、超预期成果。

(1)依托产业学院的建设,校企合作共建《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获省级一流课程;

(2)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基础,成功申请省级民办资金项目资助建设“智能制造实验技术中心”项目。


成果应用、推广和共享情况

1、专业建设推广共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一流建设专业、广东省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辐射到机器人工程专业等其它工科类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

2、课程的推广和共享。

项目培育成果《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课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省级一流课程,起到示范的效果。《工程材料》为省级系列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课程),在粤港澳大湾区在线开放平台上线,推广到华南农业大学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16所院校。

3、教材的推广共享。

《机械制图》《工业机器人导论》《创新设计基础》等教材,自出版以来,有多个省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使用,每年均有超过1500名学生使用。

20240607104629705.png

4、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广共享。

形成了“以项目为基础、以竞赛为驱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近四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80余项。


后续建设规划

1、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2、成果转化数量偏少,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积极性。

3、系统梳理本项目研究成果,凝练总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