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复合型新工科专业。是一个集成了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运维管理等新技术的宽口径专业。随着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及制造业大量转型升级的实施,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必备的数理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智能制造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解决专业工程问题能力,胜任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等工作,在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职业性、应用型人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学制4年,学分共160学分。
培养规格要求如下:
1.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2.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翻译能力和一定的口头交流能力。
3.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工业制造、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具备2D、3D机械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具备智能制造系统中零部件的设计及智能装备设计基本能力。
4.经受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智能制造工厂中智能装备和智能生产的管理、运行维护能力;
5.初步掌握工业制造工程技术(如:机械设计及制造和材料成型加工与控制等工业制造技术);具备初步的工业制造工程的智能化设计、改造、运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常用办公软件和产品设计专业软件;能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来提升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具备智能制造工程的信息管理能力。
7.具备智能制造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组织、管理和推广及运维的基本能力;具备对智能制造工程复杂问题的初步解决能力。
8.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科技论文基本写作能力。
9.了解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智能制造工程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能够理解、评价智能制造工程实践对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0.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智能制造是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方向。是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工科新专业。
2、拥有一支由教授、高级工程师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梯队,博士、硕士以上研究生占80%。
3、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民智能制造实验教学中心,综合实验实训实验室10个,总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配置各类实验实训设备1500多台套。
4、与美国普渡大学西北分校、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等多所大学学分互认,开设2+2、本硕连读合作模式。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涵盖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及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四大类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交能力;知法、守法、用法;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工程计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英语听、说、读、译、写的实用技能。其开设课程有高等数学等通识平台课程、人文、社科与艺术等相关选修课,以及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
2、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课:搭建学科、专业大类平台,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知识的储备。开设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电路基础、模拟数字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应用、基于模块化的 C 语言程序设计等。
专业平台课:培养较强的专业特长,提高学生岗位竞争力。开设人工智能基础、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智能控制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等。
3、专业模块课程:将智能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及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深度融合。针对学生就业领域或职业岗位所需能力,以课程组合的形式构建模块,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的就业意向选择合适的模块课程,模块课程根据学科前沿技术更新而适时调整。目前开设机电产品设计开发模块、机电系统运行与控制模块、机电系统集成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等。
4、集中实践课程: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解决机电系统及其装置操作运行、维护管理等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开设智能控制软件课程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习、PLC技术应用设计实训、数控加工实习、企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核心课程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导论、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人工智能基础、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智能控制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执行管理系统等
实践课程
金工实习、智能控制软件课程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综合实习、PLC技术应用设计实训、数控加工实习、企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专业所在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中心、智能装备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智能装备实验教学中心与5个企业共建校企合作研究中心,配备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实验室、工业机器人生产单元实验室、智能制造生产线实验室。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有50多个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广东地区的企业,可从事智能制造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的智能制造系统和智能设备及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可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工作。随着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实施及制造业大量转型升级,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教学团队中有1名博士学位的教师,硕士学位以上100%。教授1名,副高级1名。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迅速,其中有3名被评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近四年,发表教学教研和专业科技研究论文39篇,承担各级教学改革科研项目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