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举办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研讨会

2025.10.22

10月17日,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为推进申报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的进程,举办科研研讨会。副院长李林、冯甜甜等院领导共同组织了研讨会,研讨会汇聚学院多名跨领域科研骨干。李林副院长指出,中心将聚焦智能机器人、机器视觉等关键领域,打造 “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服务” 三位一体的协同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跨领域科研骨干汇聚

经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拟建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团队将逐步实现“教授引领方向、副教授支撑研发、讲师助教落地转化”的阶梯式人才布局,研究方向覆盖机器人技术及理论、机器视觉算法、智能装备开发等领域。

接着,学院科研副院长冯甜甜和副院长李林对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冯院强调本次申报科研机构中心立足于学院深厚的智能制造背景以及其一流学科,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发展战略背景,申报专业性强、应用性广的科研机构;李院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提出要对中心初步提出的两大核心研究方向进行优化,致力于突破“卡脖子”技术。

两大研究方向锚定技术前沿,直击行业痛点。

1. 智能机器人理论与应用技术:破解极端场景与柔性控制难题。构建面向极端环境的机器人核心基础元器件全流程数字化设计体系,突破高速、高性能控制系统稳定性控制及刚柔机电系统非线性解耦技术,融合人类交互体验技术,突破极端环境下机器人智能装配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提升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性能指标。

2. 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技术:赋能制造业高精度升级。面向智能装备、新能源等行业的高精度检测需求,团队将结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算法,融合视觉多模态大模型和三维视觉智能测量技术,打破传统检测局限性,提高复杂场景检测适应性,提升自决策能力和检测精度,为智能装备系统应用奠定基础。

期待协同创新中心结出硕果

最后,参会者对协同中心的人才培养、产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李林副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明确指出拟建协同中心将成为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的重要纽带。打通“高校育人-企业用人”的衔接通道,为学院多培养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企业多培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研发案例引入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科研水平。中心旨在努力建设成为“省内有特色、有影响”的智能装备科研高地,为广东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白云力量。(图文/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张永顺 陈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