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旨在提升高校教师科研水平、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研计划交流会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雷勇涛老师组织,会议聚焦如何撰写课题以满足大学讲师及副教授的申报条件,为教师们的职业发展之路点亮了新的方向。
会议伊始,雷勇涛老师热情迎接了前来求知的8位青年教师。在交流现场,雷老师借助丰富的经验及生动的材料,开启了干货满满的讲授之旅。
交流会现场
在讲解课题撰写要点时,雷老师着重强调选题需精准契合前沿与需求。他指出,身处智能制造这个热门领域,教师们应紧跟国际国内最新研究动态,如工业互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在生产优化中的深度应用等前沿方向,都是极具潜力的课题切入点。通过广泛阅读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密切关注权威科研机构报告,教师们能够精准捕捉前沿热点,使课题具备前瞻性,彰显自身学术敏锐度,契合大学讲师及副教授对学术前沿探索能力的申报要求。
谈及研究内容,雷老师强调务必做到全面、系统且深入。创新性是课题的核心竞争力与申报成功的关键。在研究内容中,教师们要明确体现创新点,创新点可体现在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理论观点等多个层面,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对比分析,清晰阐述自身课题创新之处的独特价值和潜在影响力,展示创新思维和突破能力,满足申报条件中对创新能力的严格要求。
青年教师交流讨论
雷老师还特别针对不同职称申报给出了具体建议。对于助教职称的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尝试申报校级科研项目以及市级科研项目,迈出科研道路上坚实的第一步。同时,强调了教研教改项目对于满足讲师申报条件的重要性,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此外,雷老师对副教授职称的郭春阳老师给予厚望,鼓励其冲击教授职称,追求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学术领域取得更卓越的成就。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研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次科研计划交流会,宛如一座搭建在高校教师与前沿科研实践之间的坚实桥梁。广东白云学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二级学院积极组织教师举办科研交流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契机。通过此次交流会,学院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把所学运用到课题撰写中,为自身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图/孙鹏、张孙亚 文/郭毅坚)